|
今年以来, 钱桥镇深入贯彻中央依法治国重大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从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出发,以“法律六进”“七五普法”“依法行政”为载体,多措并举,不断加大依法治镇工作力度,群众法制观念不断增强,群众的法律意识不断提高,开创了“生态法治钱桥•平安和谐乡村”的良好局面,促进了全镇经济、脱贫攻坚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和谐健康发展。 一、强化组织领导,构建治理体系 切实加强领导。依法治镇组织领导是关键,钱桥镇发挥党委在法治建设中的核心作用,把依法治镇工作提到重要议事日程,列入经常性、长期性工作,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的“钱桥镇依法治镇领导小组”,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小组成员协助抓的长效管理机制,为依法治镇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狠抓宣传发动。制定依法治镇工作方案,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组建了100多人的法制宣传队伍,并通过法制宣传栏,张贴标语、悬挂横幅,大鼓书、微信、QQ等平台,组织司法、综治等部门在集镇街道、医院、学校设点法律咨询宣传点,进行法治宣传,提高人们对依法治镇普法的认识,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强化部门联动。依法治镇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我镇各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同时创新工作思路、工作方式,成立了“群防群治”和“法律服务小分队”等机构,多次深入到村组、企业、学校、机关、单位进行法制宣传,收到良好的普法效果。 二、多措并举,全力推进依法治镇工作 坚持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全面推进从严治党,完善党委带头守法工作制度,加强宪法和法律实施监督和宣传教育,依纪依法解决在脱贫攻坚工作中违纪、违法等问题,全面推进“五务”公开;发挥人大的职能作用,镇人大积极履行职责,依法行使监督职权;进一步加强依法行政、依法管理力度;同时在村级推行“村民自治”制度,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权利。 加强法治宣传、法治教育。以“法律七进”为载体,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法治教育,镇党委领导班子充分发挥表率作用,带头学法、守法,组织法治学习交流,开展法治讲座、法治课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通过多途径抓好青少年、广大群众的学法宣传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法律素质明显增强,守法意识,用法意识增强。加强法制宣传,助力村级换届选举。 深化依法治理、依法整治。发挥以镇综治维稳信访工作中心、11个村的综治维稳信访工作站为平台的镇村组三级民情收集渠道,在全镇推开和谐促进会,将“三长合一”(村民组长、治安联户长、党小组长)与党员承诺领办制有机结合,构建起了覆盖全镇的民情收集和矛盾排查网络,加强信访维稳工作,及时排查调处,提前化解,实现了集体越级上访率为零。坚持'预防为主、打防结合'方针,积极开展专项整治活动。镇综治中心牵头,结合报警情况,定期分析研判镇综治中心视频监控影像,会商全镇社会治安状况。今年来全镇矛盾纠纷排查67宗,调处矛盾纠纷 67 宗,调处率达100%。刑事、治安案件同比分别有所下降。全镇社会稳定,人民群众安全感明显增强。根据县委、县政府关于开展'扫黑除恶'工作的统一部署,在全镇范围内开展打击扰乱社会治安、侵占群众合法利益的小狠人、非访闹访者,结合村换届选举,做好普法依法治理工作。 三、开展法治扶贫,助力脱贫攻坚 钱桥镇坚持以法治为引领,不断完善社会综合治理体系,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充分发挥法制建设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服务和保障作用,推行法治精准扶贫,消除法律贫困,增强贫困地区发展的内生动力,推动脱贫攻坚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健康有序和谐发展。在全镇各村有序推进法治超市建设,增强群众法治观念,自觉守法,依法维权;发挥市党的理论政策百姓宣讲员、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大鼓书传承人吴福东是钱桥人优势,创作枞阳大鼓书《法治扶贫谱新篇》等,并在乡村进行义务巡演,寓教于乐,积极引导广大贫困群众学法、知法、懂法和守法,用法律途径合理表达诉求,杜绝因违法导致贫困现象的发生;依法推进精准识别和贫困退出机制,设立精准扶贫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将全镇建档立卡扶贫对象全部纳入法律援助民生工程范围,把法治扶贫送到贫困户身边,维护贫困户的合法权益,确保法治扶贫落到实处。镇纪委加强对扶贫领域资金的监督,杜绝扶贫领域违法违纪现象发生,对违法行为依法依纪严肃追究责任,为建设生态钱桥助力脱贫攻坚提供坚强法治保障。 |








